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
2017-11-02

工信部节〔2017〕110号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 现将《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印发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5月19日


(联系电话:010-68205369)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实施《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工业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充分发挥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促进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和绿色发展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精神 ,制定本行动计划 。


一、加强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是依法规范工业企业用能行为、推动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推动出台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信部联节〔2016〕304号)、《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结合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需求,印发了《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工信厅节〔2014〕149号) ,不断加大标准的制定 、宣贯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在标准制修定方面 ,制修订了400多项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水效、再生资源利用等标准 ,初步形成工业节能和绿色标准基础。在标准实施监督方面 ,通过加强标准宣贯,落实强制性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推动企业淘汰低效设备 ,采用高效节能、节水技术工艺产品,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树立节水标杆企业,规范再生资源利用,不断提升工业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在标准宣贯工作基础上,通过加大工业节能监察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支撑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等重大政策落实;通过实施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 ,倒逼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这些工作的开展 ,有力地推动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和绿色转型 ,为超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标准覆盖面不够 、更新不及时、制定与实施脱节、实施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国务院标准化改革也对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更好地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完善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体系,做好未来几年的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决定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


二、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国制造2025 ,加快推进绿色制造,紧紧围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务院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要求 ,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中的作用,强化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制修订 ,扩大标准覆盖面 ,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能力建设,健全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体系,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 。按照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规划和要求 ,针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聚焦重点工作 ,加快单位产品能耗水耗限额、产品能效水效、运行测试、监督管理、绿色制造相关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


坚持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在协调各类标准需求的基础上 ,统筹推进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制修订,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


坚持协同实施 。落实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制定 、实施和监督工作的主体责任 ,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 、节能监察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 、重点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共同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 。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 ,在单位产品能耗水耗限额、产品能效水效、节能节水评价、再生资源利用、绿色制造等领域制修订300项重点标准,基本建立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 ;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完善节能监察、对标达标、阶梯电价政策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组织工业节能管理人员和节能监察人员贯标培训2000人次;培育一批节能与绿色标准化支撑机构和评价机构。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制修订


1.制定一批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 。针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快制定一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标准。一是重点在钢铁 、建材、有色金属、机械等行业制定一批节能节水设计、能耗计算、运行测试、节能评价、能效水效评估、节能监察规范、再生资源利用等标准,支撑能效贯标 、节能监察 、能源审计等工作 。二是重点在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效、工业节能节水设计与优化、分布式能源、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领域制定一批节能与绿色技术规范标准 ,推动节能与绿色制造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三是加快制定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绿色产品 、绿色供应链标准,指导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2.修订更新一批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针对部分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设备标准标龄超过三年 、不能体现技术和能效进步、无法适应工业绿色发展新要求等问题 ,缩短复审周期 ,加快修订更新一批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 。一是对钢铁 、建材 、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轻工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进行梳理 ,分类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实现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和滚动更新,并研究将“领跑者”指标纳入能耗标准。二是在钢铁、机械 、电子 、有色金属 、轻工、航天等行业加强产品设备能效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确保标准指标先进,对用能设备起到引导约束作用。三是完善节能管理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重点行业能源管理相关标准,推动工业企业加强节能管理。


(二)强化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实施

1.加大强制性节能标准贯彻实施力度 。贯彻执行强制性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依法规范工业企业用能行为,通过加大工业节能监察力度,督促重点企业贯彻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落实能源计量统计制度,淘汰落后工艺和用能设备产品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在钢铁、水泥 、电解铝等行业实施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 ,完善工业能耗核查与价格政策实施联动机制 ,利用价格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提升能效,降本增效。


2.开展工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向先进企业 、先进水平看齐 ,推动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在钢铁 、石油和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能效水效对标达标活动,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制度 ,遴选发布能效标杆企业名单和能效指标,发布能效最佳实践指南 ,促进工业企业追赶先进,带动行业能效水平整体提升。继续遴选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能效之星”产品目录,推动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产品。


(三)提升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基础能力

1.构建标准化工作平台。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多,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地方行业主管部门 、节能监察机构 、行业协会 、社会组织和重点企业共同参与,搭建工作平台,加强工作沟通协调,总结标准制定实施经验 ,开展地方标准交流,统筹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

2.加强标准宣贯培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节能监察机构、重点企业的贯标意识和能力,是落实节能与绿色标准作用的关键 。结合节能与绿色标准更新情况,重点针对钢铁、石化 、建材、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充分发挥地方节能监察机构的作用,通过编制培训教材、开展现场培训 、建设网上培训平台等手段,加强对节能管理人员、节能监察人员 、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的节能与绿色标准培训。

3.培育标准化支撑机构和评价机构。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 ,是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既定方向 。依托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产业联盟等 ,培育一批标准化支撑机构,加快发展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 。培育一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机构 ,为标准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并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支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与绿色标准制修订工作 ,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投入,引导社会组织、工业企业等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优先利用绿色金融手段支持企业对照标准实施节能与绿色技术改造 。


(二)发挥地方和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第三方机构在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 ,结合长江经济带 、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工作的实际需求,研究制定区域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加强部省联动,推动基础好 、适应性强的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


(三)加强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工业节能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引导企业依法用能 、合理用能,提升全民节能贯标和绿色发展意识。认真总结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文章来源: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相关推荐

北京节能降碳奖励方案
各有关单位 :为持续推动用能单位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提高能效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优化准入服务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特种设备行政许可优化准入服务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